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政府自去年11月放寬從煤炭、大豆、白銀等商品期貨市場的準入政策,美歐多家對沖基金伺機而動,量化交易者準備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利用軟硬商品展現投機性新商機。新加坡商業時報(Business Times)指出,這將有助于中國經濟周期資產回報創新高。
美歐所謂商品交易顧問(CTA),有積極考量進入中國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包括,美國Alpha Simplex Group、荷蘭Transtrend、英國Aspect Capital等。盡管仍需要批準單個合同進行交易,但投機者已經看見新商機的曙光。
深圳市排排網投資管理公司(Pai Pai Pang Wang Investment&Management)表示,過去五年來,中國管理的期貨策略總體上已經回報71%,這相比目前受到疫情沖擊的環境來說,是遠離斗爭的新世界,而中國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崛起,已經吸引到發達市場中的商品交易顧問。
中國政府已批準有資格參與期貨市場兩項現有計劃QFII和RQFII的合格海外基金,以交易包括債券和商品在內的中國期貨。此前,全球對沖基金通常都必須使用掉期交易或設立本地單位。
操作著40億美元資金的荷蘭公司Transtrend執行董事安德烈·霍尼格(Andre Honig)表示:“我們正在尋求獲取QFII的許可證,這將幫助我們積極參與中國期貨市場,并為流動性、風險轉移和價格發現做出貢獻。”
新加坡商業時報提到,中國正逐步開放其資本市場,旨在預測其經濟實力并吸引新資本流入。中國政府也推出越來越多的人民幣期貨清單,提高中國對原油和棕櫚精油等商品的定價能力。
但謹慎仍然是中國監管機構的指導原則,像是外國投資者只能以對沖交易,而不是投機目的交易股指期貨,這項要求截至目前都尚未解除。然而,隨著每月價值數萬億美元的期貨合約易手,美國和歐洲的系統投資者看見了中國商機。
GAM Systematic的高級分析師克里斯·朗沃思(Chris Longworth)說道:“中國期貨市場的流動性很大,他們的趨勢很強勁,這是我們在資產中所要尋找的特點。”
Man Group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是2020年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五個合同所在地,分別是鋼鐵、大豆、銀、甲醇和純對苯二甲酸。中國還提供少見的其他商品期貨,像是雞蛋、玻璃杯,甚至是紅棗。這意味著,在經歷多年的不佳表現后,商品交易顧問能看見亞洲國家振興其戰略。
隨著需求反彈,近幾個月來,與從鋼鐵螺紋鋼到煉焦煤商業周期有關的中國期貨,出現特別強勁的反彈趨勢。鋼鐵方面,單單在今年就已經上漲超過22%。中國國內期貨也趨向于,與發達市場價格波動的相對區隔。
Man Group也大膽估計,在未來13至15年中,中國商品的動量投資組合將擊敗全球市場上類似的戰略設計。該集團自2014年以來,就持續在中國期貨市場交易,他們表示:“中國和美國的玉米合約僅具有0.24的相關性,低于全球銅、大豆、原油和白銀之間的相關性。”
該集團專業策略主管朱利亞納·博爾迪戈尼(Giuliana Bordigoni)總結稱:“要說到中國期貨市場,就是多元化,你能找到與世界其他地區相關性較低的眾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