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數據,盡在周一網購日: InvestingPro高達55%折扣 獲取優惠

投資者應該避開恒指ETF的原因

發布 2020-4-10 下午01:25
投資者應該避開恒指ETF的原因

在很多人眼中,投資指數產品是明智之舉。事實上,追蹤大市指標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一向能帶來長遠回報。

然而,筆者認為這個策略只適用於追蹤多元化指數的美國ETF,例如追蹤標普500指數(其涵蓋美國500大上市企業)的ETF。

投資追蹤標普的ETF,相當於買入多個行業的大量公司股權。另一方面,亞洲地區的ETF,特別是香港和恒生指數ETF,情況卻截然不同。接下來,筆者將會解釋為何投資者應該對亞洲ETF避之則吉。

投資中國的「傳統行業」 在冠狀病毒疫情引發市場動盪之際,筆者的同事Edmund相信投資者應該買入ETF。不過,我認為實情並非如此。

的確,在股市大地震期間,分散投資會較為可取,可是投資者必須保持目標明確。因此,我們不妨分析一下香港盈富基金(SEHK:2800)的組合持股。

筆者對盈富的最大疑慮,是投資者會透過基金在無意中買入中國的「傳統行業」股份,例如銀行和能源股,而在這些行業中,不少公司均是國有企業。

正如我過往提到,由於中國國有企業的股東和政府利益未必一致,有關股票的價值通常會持續下跌。

與此相反,中國的「新興產業」股包括騰訊控股(SEHK:700)和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SEHK:9988)等企業。

在少數行業投資眾多公司 恒生指數只有50隻成份股,與標普500指數一比,便會顯得集中度極高。

在恒指中,中國移動(SEHK:941)、中國海洋石油(SEHK:883)、中國工商銀行 (SEHK:1398)、中國建設銀行(SEHK:939)和中國銀行(SEHK:3988)均是佔比較重的成份股。

除此以外,匯豐控股(SEHK:5)亦佔相當高比重,使得投資者承受較大風險,筆者認為這並非好事。如果合併計算,上述六隻股票實際佔恒生指數略高於30%。

比重最高的恒指十大成份股

資料來源:2020年2月28日的恒生指數資料單張

專注於亞洲的長線回報 在美國,ETF的表現有時會大幅領先投資者自行選取股票,但在亞洲,與其投資於追蹤恒指的ETF,投資者倒不如買入個別股票。

基於亞洲地區有不少國有企業,投資者自行發掘經營完善的公司將能夠帶來更豐厚的長遠回報。

有鑑於此,筆者建議大家發掘、買入並一直持有優質企業,不用理會亞洲的ETF和股票指數。

延伸閱讀

  • 中國移動的派息可保持穩定嗎?
  • 剖析騰訊股價強勁的背後原因
  • 匯豐停派息 恒生銀行抵諗嗎?
  • 3隻退休組合必須有的精選港股
  • 滙豐不派息後的操作空間
所提供的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擬提供作為個人投資或理財建議。香港萬里富文章作者Tim Phillips持有騰訊控股的股份。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