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國抗體-B(03681)宣佈其與D2M Biotherapeutics訂立研究、發展及商業化協議,內容有關創新型藥物靶點識別的長期合作。除研究、發展及商業化協議外,中國抗體亦將向D2M投資500萬美金作爲對其的Pre-A1輪投資,以此獲得D2M38.17%股權。
這意味着,中國抗體持續向上遊挺進,在創新藥研發產業鏈縱向佈局中落下重要的一子。通過對D2M的投資和長期的戰略合作,公司在創新藥物及靶點發現領域的拓展能力有望得到高質量的提升。
投資與合作並進,拓展產業上游
中國抗體公告顯示,根據研究、發展及商業化協議,中國抗體將與D2M達成長期合作,中國抗體有權根據優先靶點選擇機制對公司從D2M靶點識別工作的原始結果中選擇的合格藥物靶點進行後續研究、發展及商業化。D2M須爲中國抗體物色創新型藥物靶點(待該公司滿意該等發現的科學價值及商業潛在價值評估後)以讓其考慮對此等發現作進一步發展。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D2M Biotherapeutics Limited是一家專門開發基因驅動靶點識別平臺,以及就治療或預防人類疾病針對該等靶點發現、發展及商業化療法及治療的公司,在產業鏈內屬於中國抗體的上游。
該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邴楠博士,曾擔任美國輝瑞公司(PfizerInc.)的免疫遺傳學部高級總監。邴博士是輝瑞遺傳數據部的創始團隊成員,在通過臨牀數據發現生物標誌物及通過各種遺傳數據識別藥物治療靶點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中國抗體方面表示,憑藉D2M於生物科技行業上游研發過程中(例如靶點識別、療法及治療發現)對中國抗體作出的新增價值,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可藉此結合各自的優勢及資源,以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公司認爲,合作標誌着其在履行其對研究、發展、製造及商業化免疫及其他衰竭性疾病療法的承諾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對於一家創新型生物技術公司而言,保持不斷的創新和進步纔是在賽道上領跑的核心要素。
而在現代藥物研究中,新靶點的建立往往是新藥創新的前提和保障。針對靶點的研究能夠明確疾病症結所在,確定新藥研發方向,縮小篩選範圍,從而使創新藥研發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對靶點的研究有助於深入瞭解藥物作用機制,進而對已有藥物進行改造,研發出安全性更佳、選擇性更強、治療效果更好的新藥。
由此來看,藥物靶點研究將對藥物的發現和開發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此次中國抗體與D2M深入合作的開展,使得公司未來能夠不斷髮現新型靶點,並以其強大的研發實力做基底,持續研發覆蓋適應症更廣、治療疾病效果更好的藥物。而與D2M的合作成果,將有望成爲中國抗體在新靶點發現、豐富在研管線及擴大藥物適應症等多方面能力提升的“源頭活水”。
強勁研發實力築底,潛力產品均獲突破
新靶點的發現固然不可或缺,但更爲重要的是後續能否研發成功,成爲惠及患者的藥物。這便與中國抗體具備開拓性的研發創新實力息息相關。
作爲領先生物藥企業之一,中國抗體已有多個同類靶點首創(First-in-target)及同類首創(First-in-class)潛在在研藥物處於臨牀階段。目前,公司的研發管線主要圍繞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領域進行佈局,均爲創新藥物,目標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RA),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哮喘,乾燥綜合症(SS),GVHD,天皰瘡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中,SM03和SM17均爲全球首創,在源頭上已具備差異化優勢。SM03是全球同類靶點中首個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潛在的抗CD22單抗藥物,目前正在中國進行III期臨牀試驗。公司近期披露,該藥品的III期臨牀研究中已招募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並與SM03的II期研究中所顯示的安全性特徵總體類似。
由此,SM03無疑已經成爲當前RA賽道中最令市場聚焦的“新星”,更登上國際舞臺展示其研發成果,在今年的歐洲風溼病學大會(EULAR Congress 2020)傳遞“中國聲音”的同時,普遍獲得業界權威的認可和背書。
作爲爲數不多憑強大研發和創新實力站上自身免疫疾病國際舞臺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SM03的臨牀數據和研究結果,已經充分說明公司核心產品在原創性、獨特性及治療效果上表現優異。
而管線內進度第二的產品SN1011,目前正在澳洲進行I期臨牀試驗,目前已經完成單劑量爬坡試驗,藥物安全性表現良好。6月25日,SN1011的新藥研究申請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公司計劃於當前新藥研究申請獲批後,立即在中國開始I期臨牀試驗,並後續開展和系統性紅斑狼瘡及類風溼關節炎適應症相關的臨牀研發項目。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SN1011是公司的第三代可逆共價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其設計在長期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天皰瘡,多發性硬化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具備更高選擇性及更卓越療效。在靶向選擇性及親和性方面,SN1011與目前市場現有的BTK抑制劑(如依魯替尼)等具有差異性優勢。
此前提及的,公司與劍橋大學合作、全球首創針對IL17BR靶點的單抗藥物SM17,預計明年將在美國或歐盟地區申報臨牀。
由此可見,公司的各大在研品類均在有序推進,其創新能力已普遍獲得國際生物製藥同行認可,證明中國抗體的成長確定性正在不斷提高,有望以強大的藥物研發創新能力作爲驅動因子,由內向外推動公司價值的長期釋放。
步入變現前夕,市場潛力巨大
除了獲得突破進展創新藥管線研發外,中國抗體的投資價值還體現在領跑賽道的市場前景和商業化開發上。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2018年全球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達3890萬人,中國患者數量達590萬;全球RA治療市場規模2018年達628億美元,中國市場爲115億元,2014-2018年複合增速10.9%,按照此等增長速度,預計到2023年,國內RA市場規模將高達280億元。
在相關政策扶持下,如今的慢性病創新藥賽道已經充分體現出高成長性特點。而在龐大的未滿足需求和涌入資本的支撐下,RA治療藥物市場正顯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細分品類的治療藥物亦正在快速放量,投資前景逐漸明朗。
當下,SM03已經成爲同靶點產品中RA研究進展最快的項目,且對其他免疫性疾病亦具有潛在療效。一旦上市獲批,極有可能成爲全球同靶點中首個治療RA的抗CD22單抗藥物。目前SM03正在中國進行III期臨牀試驗,預期將於2021年年底商業化。預測SM03獲批上市後,其理論銷售峯值將達到60億元,爲公司後續的商業化變現和業績提振打下堅實的基礎。
商業化進程方面,公司曾明確表示SM03的商業化不會依賴CMO進行生產,在海南省海口市擁有生產基地的同時,公司在蘇州市興建商業化規模的生產設施,該生產基地佔地約7000平方米,建成後總產能爲6000升,屆時公司總產能有望提升至7200升。
於2019年末,蘇州生產基地已完成行政區、測試實驗室及研發實驗室,正進行試運,未來將明確的支持SM03的商業化落地及生產,變現前景可期。這無疑充分展示了中國抗體集研發、生產及營銷爲一體的體系化競爭優勢。
展望未來,憑藉卓越的符合國際化標準的研發實力,以及向上遊產業鏈的投資佈局將進一步補充並提升中國抗體在靶點發現領域的創新能力。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能夠順勢而爲得到體現,向投資者兌現更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