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有消息傳出,京東(NASDAQ:JD)正與投行積極洽談今年內在香港作第二上市。自從中美貿易關係日趨緊張,市場憧憬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將陸續「回歸」,去年阿里巴巴 (SEHK:9988)打頭陣,其他被點名的還有百度(NASDAQ:BIDU)、攜程(NASDAQ:TCOM)、京東等。空穴來風必有因,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京東這盤生意。
京東像Costco超市網上版 同是電商,京東和阿里巴巴的經營模式分別甚大。阿里巴巴旗下有淘寶和天貓,而天貓與京東性質較接近,均屬企業對消費者(B2C)的平台。天貓是一個開放式的平台,商戶自主開店銷售產品予用戶,倉儲、退貨等由商戶負責;天貓只提供平台基建及配合送貨服務,並從中收費。
至於京東比較像是Costco(NASDAQ: COST)的超市網上版,大部份產品由京東採購,少部份由商戶以第三方自營店出售;京東賺的是毛利、上架費、廣告等,跟一般超商類似。
騰訊為大股東兼董事 京東在2014年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前已獲騰訊 (SEHK:700)入股,成為當時的第三大股東。根據2019年2月底美國證監的公開資料,騰訊已是京東現時的第一大股東,持有17.8%股權。至於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劉強東是第二大股東,持15.4%股權,但在「同股不同權」下,劉強東擁有79%投票權。
騰訊注資多間公司,但不常積極參與這些公司的運作。京東有點不一樣,騰訊除了在京東董事會佔一席位,雙方有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剛在2019年5月續簽了3年;合作的重點,是騰訊在其微信平台為京東提供一級及二級入口,直接為京東帶來traffic (人流)。在零售行業,旺丁是旺財的第一步,騰訊的支援當然十分實用。
疫症爆發後銷情暴升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民眾被困在家,線上超市生意急升,京東也是受惠企業之一。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除夕至正月初三,京東到家的平台總銷售額較去年春節激增540%,當中超市商品銷售額按年增加600%;醫藥產品增加430%;水果和蔬菜亦增加200%。
收入及盈利多元化 這種「非經常」收入能否在未來持續下去是個問題,不過,以京東過去一年銷售數字,除了第3季度表現呈跌勢,整體上還是可以的;京東 2019年第4季淨收入達1707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同期增長近27%,全年淨收入按年增長25%。
有趣的是,京東來自服務的收入增長速度遠超商品銷售,這包括了廣告收入、商戶服務費等,令京東的收入及盈利更多元化。
另外,擁有自己的物流是京東的一大優勢,在疫情影響下,更能確保京東比其他競爭對手提供更快的服務。
捱有獨特的強項 京東的規模當然遠不及阿里巴巴及騰訊,京東現時市值是516億美元,與阿里巴巴的4,798億美元市值屬於不同等級;作為一隻電商股,京東有其獨特的強項,不失為ATM(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點評 (SEHK:3690)以外可以考慮投資的股票。
結語 至今為止,京東並未正式向港交所 (SEHK:388)提出上市申請,目標上市時間亦各有說法。現時市況欠佳,並非是IPO的最佳時機,相信投資者仍有好一段時間,慢慢考慮京東是否適宜自己的股票組合。
編輯: Yan
延伸閱讀
- 阿里巴巴的三大增長動力
- 買入百度的五個理由
- 三隻股災下最應買入的藍籌港股
- 別只懂買騰訊 四間騰訊陣營公司潛力更高
- 3種因經濟衰退而調整投資組合的方法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