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了解到,CPU産業巨頭AMD(AMD.US)周二美股盤後公布的最新財報顯示,Q2核心業績指標均符合市場預期,然而Q3業績指引不及業績預期,盤後股價直線下挫。在此之前,其CPU市場最大競爭對手英特爾(INTC.US)甚至連Q2業績遠不及市場預期,加之業績指引不及預期,進而慘遭市場抛售。
英特爾與AMD最新公布的業績指引不及預期反應出的是新冠疫情以來如日中天PC市場未來將趨于疲軟,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于手機CPU市場,但標的則換成了高通(QCOM.US)。早在7月初,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MU.US)公布最新財報時,市場已窺見PC市場未來需求將愈發嚴峻的端倪:不同于2021年PC銷量的強勁增長,美光管理層預計2022年PC銷量將同比下降10%。同時美光預計下遊轉變爲結構性需求增長,PC和移動端市場需求預期下滑,圖形/ 5G/汽車/工業市場依舊保持強勁增長。
不同于CPU市場,MCU芯片市場可謂一派繁榮景象,MCU芯片巨頭意法半導體(STM.US)和安森美半導體(ON.US)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強勁需求驅動之下,Q2業績與未來業績指引均大幅超市場預期,公布財報後股價一路飙升。其中意法半導體毛利率不斷創新高,正向50%發起沖擊,作爲成本端壓力較大的IDM大廠,其毛利率已超無晶圓廠AMD(Q2毛利爲46%),遠超IDM同行英特爾。而這一巨大差異反映出的正是芯片産業鏈細分領域截然不同的發展局勢。
需求趨于疲軟,CPU賽道跌下神壇
一般來說市場聚焦的是四大芯片産品:邏輯芯片、存儲芯片、MCU芯片以及模擬芯片。
邏輯芯片,就是所謂的CPU,GPU,FPGA,ASIC,DSP等芯片産品,應用于各類消費電子,比如智能手機和PC等。大名鼎鼎的英特爾、AMD、英偉達(NVDA.US)以及高通就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前兩者主營業務爲PC端CPU,高通主營業務爲手機端CPU——又被稱作SOC芯片。另外,存儲芯片應用場景同樣集中在PC端與智能手機端。
不同的是英特爾屬于IDM模式(從設計、制造、封測一手包辦),後叁者屬于Fabless模式(無晶圓廠上遊設計商)。 Fab模式最大的優勢就是輕資産及利潤率高,普遍認爲是最高效的模式,但技術准入門檻非常之高。
知名行業研究機構Gartner統計的初步結果顯示,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 PC 出貨量總計 7200萬台,比 2021年第二季度下降 12.6%,這是全球 PC 市場九年來的最大降幅。Gartner在報告中指出,下降主要因地緣政治因素、通脹環境下消費支出壓力以及市場對于筆記本電腦需求疲軟。
Gartner公布的最新2022年全球總設備出貨量(PC、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預測數據則顯示,2022 年全球PC出貨量將下降 9.5%,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分別下降9.0%和7.1%。
“地緣政治動蕩、高通脹、貨幣波動和供應鏈中斷所産生的‘完美風暴’降低了全球企業和消費者對于電子設備的需求,並將在2022年對PC市場造成嚴重影響,”資深分析師Ranjit Atwal表示。“到 2022 年,消費者PC需求將下降 13.1%,而且下降速度將遠快于商用PC需求,預計後者將同比下降 7.2%。”
這一預測與英特爾和AMD較弱的業績指引相呼應,從兩者主營業務來看,PC業務毫無疑問占比最大,因此PC需求趨于疲軟對于這兩個CPU産業巨頭來說無疑將一大“噩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給出的業績指引自然很難符合市場預期。以上這一邏輯同樣適用于依賴PC端需求的GPU産業鏈。
展望未來,英特爾將今年調整後營收指引大幅下調,遠低于分析師預期747.6億美元。英特爾同時將今年EPS預期3.6美元降至2.3美元,分析師預期爲3.39美元。AMD預計Q3營收將約爲67億美元,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爲68.1億美元,預計Q3調整後毛利率54%,也低于分析師預期。
除了PC端需求疲軟,智能手機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樣顯得疲弱,因此全球手機CPU巨頭高通給出的業績指引同樣不容樂觀,一向以“全面超預期”聞名的高通公布財報後也難逃抛售潮,高通研發的射頻芯片與5G手機基帶均位于世界領先水平,但兩者的主要應用場景集中于智能手機,因此仍受制于需求。
展望未來,高通預計,第四財季的營收將達到110億美元至118億美元之間,低于分析師普遍預期的119億美元;預計剔除某些項目後的每股收益爲3美元至3.30美元,分析師普遍預期爲3.26美元。
MCU逆勢前行!
在近兩年的“缺芯潮”中,模擬芯片與MCU芯片可謂說是“絕對主角”,不同于CPU與存儲芯片,這兩者對于制程工藝並沒有那麽高的要求,且應用場景非常豐富。因此當新冠疫情緩解後,市場需求遠高于手機CPU等高制程工藝芯片,且多年來廠商投資擴産意願也不太高,前幾年資本支出一直在下降,存在短缺隱患。但隨着萬物互聯以及智能化浪潮提前,下遊需求持續旺盛,供需矛盾可能在後續還將爆發出來。
通脹率高企,疊加全球各大央行激進加息背景下市場對于消費電子的需求正趨于疲軟,MCU需求卻愈發強勁。從應用場景來看,MCU一般應用于家電,工業控制系統、電動汽車智能化、醫療産品等多個場景,這些場景對計算性能的要求遠不及CPU,但同時更多要求高穩定性和可靠性。
市場對MCU的預期較樂觀主要是因爲MCU將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電動汽車智能化趨勢,這一點從意法半導體及安森美(ON.US)等該領域龍頭近幾年不斷增長的營收,以及公布財報後持續攀升的股價走勢就能夠看出。
全球MCU芯片巨頭意法半導體研發的STM32系列MCU産品已成爲該行業經典産品。最新財報顯示,意法半導體Q2淨營收38.37億美元,好于市場普遍預計的37.6億美元,同比增長28.3%。其中,意法半導體汽車産品和離散組件部門(ADG)淨營收同比增長35.1%,環比增長15.8%,微控制單元(MCU)和數字IC部門(MDG)淨營收同比增長39.5%,環比增長4.4%。
預期方面,意法半導體預計Q3淨營收爲42.4億美元,高于38.1億美元這一分析師普遍預期,環比增長10.5%;預計毛利率爲47.0%,波動幅度爲200個基點。同時意法半導體將2022年營收預測從148億至153億美元上調至159億至162億美元。
車載CIS(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龍頭安森美半導體Q2營收達到創紀錄的20.85億美元,同比增長25%,市場預期爲20.1億美元。展望2022年第叁季度,安森美半導體預計營收在20.7億-21.7億美元之間,超出分析師預期的20.2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在1.25-1.37美元之間,超出分析師預期的1.22美元。
另一MCU芯片巨頭恩智浦(NXPI.US) Q2營收達33.1億美元,同比增27.6%,較市場預期高出4000萬美元。GAAP攤薄後每股收益爲2.53美元,較市場預期高出0.10美元。恩智浦大約一半營收來自汽車用途芯片的銷售額,恩智浦表示這種情況還在繼續,因爲汽車電子元件的供應仍無法滿足該行業的所有訂單。展望未來,受汽車芯片需求的強力推動,恩智浦對當前季度業績做出了樂觀的預測,第叁季度營收與非GAAP毛利率預期均超分析師普遍預期。
市場調研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公布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157.8億美元,並且從2022年到2030年,將以11.5%複合年增速擴大。
該機構表示,在預測期內,高級駕駛輔助使用量的增加預計將推動汽車芯片市場增長。強調由于越來越多地車型使用軟件算法、計算機、傳感器和增強的地圖技術,汽車中的高級駕駛輔助應用有所增加。爲了應對市場對乘客安全和安保日益增長的擔憂情緒,發展中國家政府對汽車制造商實施了嚴格的安全標准,以制造配備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的車輛,在預測期內,預計這些因素將提振汽車芯片市場。
市場對模擬芯片2022年市場營收預期同樣較高,主要因該領域也將受益于電動汽車智能化趨勢。另外,模擬芯片下遊應用市場涵蓋了幾乎所有電子産品,從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LED ,到數控機床、醫療設備和電動汽車電子系統等。正是由于下遊應用甚廣,模擬芯片市場往往不會受單一産業景氣變動影響,因此其價格波動沒有存儲芯片和邏輯電路等數字芯片的變化那麽大。
模擬芯片龍頭德州儀器(TXN.US) Q2營收爲52.12億美元,同比增長14%,好于分析師預期的46.5億美元,且營收連續六個季度以兩位數百分比增長,其中,模擬業務營收39.92億美元,同比增長15%。展望未來,德州儀器預計第叁季度營收將達到49億美元至53億美元,高于分析師普遍預期49.4億美元。該公司還預計,每股收益爲2.23美元至2.51美元,同樣高于2.26美元這一分析師預期。
德州儀器首席財務官Rafael Lizardi表示,用于工業機械和車輛的芯片在二季度實現了強勁增長,但用于消費品的芯片的表現則沒那麽樂觀。
芯片制造不可或缺工具——EDA與光刻機需求仍有望強勁
在芯片産業鏈上遊中,EDA軟件工具與光刻機有着産業鏈“發動機”之稱,主要因這兩者在芯片制造過程中的重要地位無可替代,使用EDA工具可創造出芯片設計圖紙,而光刻機則是將圖紙轉化爲實際産品的重要工具。當市場風險偏好回暖時,作爲産業鏈上遊的核心企業,其股價往往領先于行業整體漲幅。阿斯麥股價自7月創下的階段性低點已上漲超25%,新思科技同期股價漲幅超22%。
正是因爲不可替代的地位,全球EDA龍頭新思科技(SNPS.US)和光刻機龍頭阿斯麥(ASML.US)近年來股價漲勢強勁,不過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對這兩家公司的股價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後者,畢竟一旦下遊需求集體出現下滑,作爲研發和維護開支巨大的重資産上遊設備商阿斯麥也難逃一劫。
與此同時,隨着美聯儲加息和多項經濟活動指標顯示制造業可能將陷入萎靡,企業客戶在這樣的壓力下削減投資和庫存也就不足爲奇。但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結構性增長趨勢,每台服務器、汽車、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的芯片需求難以大幅降溫,且配置經常升級換代,而芯片制造所需的EUV設備阿斯麥獨有,EDA軟件工具新思科技市占率最高,股價自然能夠在風險偏好回升時享受較高的溢價比例。
但新思科技屬于軟件層面的“驅動機”,其研發的EDA工具是被上遊芯片設計商廣泛使用的設計型軟件工具,其毛利率高達驚人的80%。隨着市場風險偏好回暖,新思科技股價持續上揚,距離去年12月創下的曆史最高股價僅一步之遙。
業績方面,阿斯麥Q2淨銷售額好于市場預期,Q2新增訂單金額爲創紀錄的84.61億歐元,其中包括54億歐元的EUV訂單;較上一季度的新增訂單金額69.77億歐元環比增長21%。阿斯麥首席執行官Peter Wennink指出,到明年年底前,可能有8家新的前沿晶圓廠處于建設之中,所有這些晶圓廠顯然都需要大量的EUV設備,因爲它們將用于尖端生産。阿斯麥獲得了高達 84.61 億歐元的訂單,其積壓訂單價值增加到 330 億歐元,其中85%是EUV 備。
雖然一些面向消費者的芯片公司明年可能面臨需求放緩或下滑,但半導體設備銷售額也有可能保持好于預期。對于支持最先進支撐的邏輯和存儲芯片技術領導者來說尤其如此。鑒于先進制程代工廠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一些國家希望獲得關鍵産能,必不可少的關鍵設備銷售不太可能像當前部分芯片銷售那樣受到影響,除非遇到類似于金融危機的低迷經濟形勢。
5月18日公布的202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新思科技總營收達12.8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達2.50億美元,兩者均大幅超出分析師普遍預期。預計截至7月31日的第叁財季營收區間爲12.1億美元到12.4億美元,預計截至10月31日的2022財年營收區間爲50億美元到50.5億美元,SeekingAlpha統計的2022財年分析師營收預期爲49.7億美元。
總結
今年以來,在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下,分析師們對于芯片産品需求的擔憂情緒日益嚴峻,並且越來越多的行業數據和龍頭公司季度財報顯現出市場需求水平開始下滑,尤其以PC和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爲代表,這也是爲什麽近幾個月CPU與GPU以及存儲芯片等細分領域芯片股股價暴跌的重要原因(比如:英特爾、AMD、英偉達與高通等)。再加上新冠疫情紅利消退,疊加經濟增長放緩,消費電子需求受到劇烈沖擊基本上已成事實。
反觀模擬芯片及MCU賽道,則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新冠疫情的到來使得全球萬物互聯和智能化浪潮提前,疊加能源轉型趨勢不可逆轉,下遊電動汽車以及各類工業規格級芯片需求暴增,至今仍在延續的“缺芯潮”缺的就是模擬芯片與MCU。如前文所述,兩者制程工藝較爲成熟,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因此市場需求非常強勁,二級市場對此已對此作出回應,相關公司股價公布財報後不斷拉升(比如意法半導體、安森美半導體、恩智浦以及德州儀器等)。
許多芯片股走勢與美股大盤——標普500走勢一致,因此今年大多數芯片股持續下跌;然而,在當前面臨這個不確定的時期時,具有更多長期增長動力而不是更具周期性脆弱性的公司,或者那些能夠實現長期數字化轉型的設備公司,或許能夠獲得跑贏大盤,這也是近期芯片股中阿斯麥與新思科技等在産業鏈上遊扮演重要角色公司的股價持續上漲的重要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