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5月2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提到,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對標國際領先水平,加快推動整機、關鍵零部件、基礎軟件、低空服務等領域關鍵技術升級。聚焦eVTOL等新型航空器,開展高能量密度航空動力電池技術、高功重比航空電推進技術、高可靠性智能控制技術,適航安全性設計、高效率氣動佈局設計、空域網格時空建模和精細智能管理等自主可控技術協同攻關。強化裝備安全技術研究,重點突破電池失效管理、墜落安全、數據鏈安全、抗風擾控制等技術,提升空域精細化管理、空管信息、低空反制等技術的研發能力。
原文如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粵府辦〔2024〕6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5月21日
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024—2026年)
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在低空空域內的各類飛行活動爲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發展低空經濟對於激活立體空間資源、提供高效公共服務、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態、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搶抓技術創新和規模應用發展機遇,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推動我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目標
到2026年,低空管理機制運轉順暢、基礎設施基本完備、應用場景加快拓展、創新能力國際領先、產業規模不斷突破,推動形成低空製造和服務融合、應用和產業互促的發展格局,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
——管理機制運轉順暢。“軍地民”三方協同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在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等方面構建起各方分工明確、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
——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建設一批通用機場和起降場、起降點,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互聯互通的地面基礎設施網絡,核心區域低空智聯基礎設施建設完成。
——產業規模穩步增長。低空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元,基本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三核聯動、多點支撐、成片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格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佈局一批省級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1—2家。攻克一批低空領域關鍵卡脖子技術,基本實現低空產業鏈自主可控。
——應用規模不斷拓展。全省通用飛機飛行達到15萬小時,無人機飛行達到350萬小時。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間無人體系等試點示範取得積極進展。
二、加快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一)加強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加強“軍地民”三方工作協同,共同研究協調低空空域分類劃設、飛行活動監管等低空融合飛行管理事項。支持廣州、深圳等市先行先試,加強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組織運行模式研究,完善管理措施。(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委軍民融合辦、省交通運輸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配合,以下均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配合,不再列出)
(二)爭取低空經濟試點示範。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間無人體系試點示範,適應城市低空空域安全高效管理需求。及時總結相關地區試點示範經驗,探索將空域管理、運行管理、飛行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成果推廣到全域。(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委軍民融合辦、省交通運輸廳配合)
三、適度超前佈局低空基礎設施
(三)完善地面起降設施網。加快《廣東省通用機場佈局規劃(2020—2035年)》布點的通用機場建設,推進停機庫、能源站、氣象站、固定運營基地和航材保障平臺等地面保障設施建設。各地市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無人機起降設施佈局規劃,按需建設小型起降點、中型起降平臺、大型起降場,形成多場景、多主體、多層次、有人機與無人機兼顧的起降點網絡。引導已建成的通用機場和起降場完善低空保障能力,逐步補充充換電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加強通用機場和起降場集約利用、兼容共享,避免重複、低效建設。鼓勵現有和新建的住宅、商業樓宇建設低空基礎設施。(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省氣象局配合)
(四)構建低空智聯網。根據全省飛行服務站佈局規劃,完善通信、導航、監視等相關配套設施網絡建設。各地市要以應用場景需求爲牽引,因地制宜、務實有序推進滿足本地區無人機應用需求的低空智聯網建設,並與省相關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加快5G及5G-A(通感一體)、北斗、衛星互聯網、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雷達等技術融合,完善低空通信、導航、監視、識別、氣象、反制等配套設施網絡,整合各市感知數據,逐步建設完整統一、服務全省的低空智聯網。建設完善多層次的算力供給體系,滿足規模化低空飛行中異構、高密度、高頻次和高複雜度的感知需求。針對管制區域和重大活動開展要地低空防禦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省通信管理局、省氣象局配合)
(五)推動數字低空建設。匯聚整合三維地理信息、城市信息模型(CIM)、低空飛行空域等數據,構建全省一體化數字低空底座,爲低空管理服務體系提供數字化基礎支撐。建立健全低空數據管理制度和標準,完善對接規則。加強低空數據生產、傳輸、存儲、處理和使用全流程安全管理。探索開發利用形成一批優質數據產品。(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牽頭,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配合)
(六)建設低空管理服務體系。建設省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與國家平臺互聯互通,實現省級空域協同管理、無人機飛行態勢監視、省際省內跨市低空飛行統籌協調等功能。支持具備條件的市建設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與省級平臺實現數據和服務對接。形成以省級平臺爲中心、各市平臺爲節點,覆蓋全省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研究出臺《廣東省通用航空飛行服務站佈局規劃》,支持各市按需建設飛行服務站。(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公安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配合)
四、積極拓展低空應用場景
(七)構建低空智慧物流體系。聚焦“幹-支-末”物流配送需求,結合省內物流園區、快遞分撥中心、重要商務區等佈局,建設無人機物流節點,開展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應用。推動低空物流配送應用在城市、鄉村、山區、海島等規模化落地,重點拓展跨海高值海產品運輸、航運物資補給、醫療物品快速轉運、山區農產品轉運等場景。引導通用機場建設低空物流集散中心,打造覆蓋全省的載重百公斤級跨地市低空物流網絡。(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配合)
(八)發展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具備條件的城市開通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打造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區域的低空空中交通走廊。鼓勵利用直升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探索拓展空中通勤、商務出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跨境飛行等低空新業態。探索開闢粵瓊低空航線。(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牽頭,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配合)
(九)打造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加大低空飛行器在應急救援、消防救援、水上救援、應急通信、應急指揮、搜尋搜救、應急值守、醫療轉運等領域的示範應用,積極推進航空醫療救護聯合試點工作,持續推動航空醫療救護融入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整合全省航空應急資源,加強與低空運營企業合作,發揮通航飛機、直升機、無人機高低搭配、功能互補的特點,構建全省統一標準、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省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配合)
(十)全面賦能“百千萬工程”。深化“百千萬工程”信息綜合平臺駕駛艙應用,完善無人機指揮調度體系,賦能“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結合省域治理“一網統管”和智慧城市建設,加大無人機、eVTOL、直升機在城市管理、安防巡查、水務監測、電力巡檢、道路巡檢、生態治理、海洋巡檢及農林植保等領域的應用。(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牽頭,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局配合)
(十一)培育低空新興消費業態。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各類低空經濟新興消費項目,開發和推廣低空觀光、飛行體驗、高空跳傘、個人娛樂飛行等多元化低空旅遊產品,在省內著名景點打造低空文旅應用試點示範,探索在有條件地市開展“一江兩岸”低空遊覽觀光,推動開通郴州—韶關—佛山的跨省文旅航線。依託飛行營地、航空小鎮、通用機場,提供航空研學服務。支持各地承辦無人機相關全國性或區域性賽事活動。利用舉辦第十五屆全運會等重大活動的契機,推動低空示範應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牽頭,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配合)
五、提升低空產業創新能力
(十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緊密結合低空產業基礎和應用需求,對標國際領先水平,加快推動整機、關鍵零部件、基礎軟件、低空服務等領域關鍵技術升級。聚焦eVTOL等新型航空器,開展高能量密度航空動力電池技術、高功重比航空電推進技術、高可靠性智能控制技術,適航安全性設計、高效率氣動佈局設計、空域網格時空建模和精細智能管理等自主可控技術協同攻關。強化裝備安全技術研究,重點突破電池失效管理、墜落安全、數據鏈安全、抗風擾控制等技術,提升空域精細化管理、空管信息、低空反制等技術的研發能力。(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
(十三)前瞻佈局前沿技術研究。推動航空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可持續航空燃料等動力技術的商業化,以未來低空產業應用和運行場景爲驅動,依託高校、科研院所、頭部企業開展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佈局,加強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控制算法及飛行器自主飛行決策領域的應用。(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
(十四)打造國家級產業創新平臺。聚焦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規模化通航裝備和技術攻關,打造國家級低空經濟產業創新平臺。圍繞總體、系統、軟件、元器件、材料等重點領域,推動各類省級創新平臺加大研發佈局。建設涵蓋概念、設計、工藝、適配、適航、系統驗證等全方位、開放式、全生命週期的中試平臺。打造前瞻趨勢研究、高端人才引培、深度策略分析、全面決策支持的高端智庫。(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打造世界級低空製造高地
(十五)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壯大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支持我省低空飛行器整機研發製造頭部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產品適航取證及商業化運營進程。重點瞄準中大型無人機和eVTOL等新型飛行器整機制造,打造遠中近結合、高低速互補、固定翼旋翼兼具的低空飛行器產品體系。充分發揮頭部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的行業引領帶動作用,激發低空產業發展的創新活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配合)
(十六)促進產業鏈協調發展。推動低空產業鏈內部各環節深度融合,支持整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加強協作,增強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與低空經濟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在飛控系統、動力系統、任務載荷、無人機管控平臺、低空反制系統等領域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促進低空基礎設施相關產業發展,支持通信、導航等領域優勢龍頭企業提供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搶佔低空經濟市場機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配合)
(十七)強化企業創新能力。鼓勵企業牽頭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低空經濟領域產業創新平臺。支持企業聚焦低空經濟發展重大需求,積極參與低空經濟領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鼓勵企業承擔國家、省、市級相關科技項目。支持企業深化與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合作,通過聯合共建研究開發平臺、技術創新聯盟、創新聯合體等形式,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
(十八)招大引強加速產業集聚。依託廣州、深圳、珠海三個低空經濟核心城市強化引領支撐,發揮佛山、江門、惠州、東莞、中山等市制造業配套優勢,推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因地制宜打造低空應用場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羣。建設廣東省低空經濟產業大腦,梳理全省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和基礎設施清單,繪製產業鏈圖譜,開展精準招商。聚焦低空飛行器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的研製和規模化應用,重點招引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頭部企業。打造差異化發展的低空經濟特色產業園區,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支持廣州、深圳等市創建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商務廳、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配合)
(十九)加強海內外開放合作。支持低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抱團合作開拓國內外市場,輸出低空產業系統解決方案,鼓勵跨國公司、國外科研機構等在我省建設前沿技術研發中心,支持相關企業在海外佈局開展研發設計、飛行驗證和適航取證,持續擴大國際市場優勢。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地區協同,促進產業資源共享。(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動支撐體系建設
(二十)完善法規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廣東省低空經濟促進條例》,明確相關參與方主體職責,推動低空空域劃設與使用、飛行服務、安全監管、產業培育等規範化發展。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國家、行業、地方、團體的相關標準制修訂。(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管局、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配合)
(二十一)強化檢驗檢測和適航審定能力。提高低空檢驗檢測水平,建立健全覆蓋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檢驗檢測體系。支持中國民航適航審定中心廣州航空器審定分中心提升適航審定能力和取證效率,爭取升級爲國家eVTOL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鼓勵深圳在無人機適航審定方面探索開展體制機制創新。(省市場監管局、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構建低空安全監管體系。建立健全低空經濟產業安全保障相關制度,嚴格規範空域使用、飛行活動、設備製造等活動環節。加強對低空飛行器設計、生產、進口、飛行和維修等活動的規範化管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夯實人才隊伍基礎。編制出臺省級低空經濟產業人才支持專項政策。精準引進、培養低空領域行業領軍人才、科技創新團隊等多類型人才,將適航審定、通航服務類別等專業技術人才列入省級人才計劃。支持省內高校和職業院校加快推動低空產業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支持開展無人機操控、通航飛行等業務培訓。組建省低空經濟產業研究院,開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民航中南空管局、省通信管理局配合)
(二十四)強化金融服務支撐。通過政府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低空產業發展,探索通過市場化方式組建專項基金,引導更多資金投向低空經濟重點領域。引導天使投資機構對初創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支持重點企業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支持頭部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實施併購重組,推進行業整合升級。支持發展通用航空裝備融資租賃服務,探索構建科技保險服務機制。積極爭取國家相關資金支持,多渠道助力企業和項目創新發展。(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廣東證監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國資委配合)
八、保障措施
(二十五)加強統籌協調。成立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由省領導任召集人,加強對全省低空經濟發展統籌協調,推進低空經濟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工作任務督導。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承擔專班日常工作,負責協調聯繫軍民航管理部門,各相關單位和地市派員參加專班辦公室工作。組建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省低空綜合服務中心),在省工作專班領導下,承擔低空空域管理協同運行和低空飛行管理服務統籌工作,運營管理省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負責統籌全省城際間低空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和管理,統籌全省通航飛行的通信、導航、監視設施的建設運營等。(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國資委、省科技廳配合)
(二十六)強化省市協同。建立省市聯動工作機制,省有關部門加強統籌,指導有條件的地市開展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各地市負責具體推進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支持社會資本參與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擴大低空經濟領域政府購買服務的範圍,探索政府部門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加強低空基礎設施運營管理。(省各有關部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七)加大政策支持。圍繞低空空域協同運行、數字低空、低空安全保障、低空生產監管等領域持續完善省級配套政策,構建省低空經濟發展“1+N”政策體系。強化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支持低空經濟產業重大建設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爲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全流程服務。充分發揮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政策作用,推動我省低空經濟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推廣。(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八)加強統計和督導。建立適應低空經濟發展的統計機制,研究確定低空經濟相關產業分類標準,制訂低空經濟統計指標體系。加強低空經濟統計監測結果的綜合應用。強化低空經濟發展重點工作督導。(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九)營造良好氛圍。組建省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加強省內外、行業內外合作交流,定期組織召開供需對接會。持續擴大珠海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亞洲通航展等重要平臺的影響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交流合作平臺。充分發揮媒體作用,開展航空科普教育,提升公衆對低空經濟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加強產業政策、典型案例宣講,優化低空經濟健康發展的輿論環境。(省委宣傳部、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文化和旅遊廳配合)
本文編選自“國家發改委”;智通財經編輯:葉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