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科技龍頭企業蘋果(Apple)(NASDAQ:AAPL)這些年在中國市場賺進大把資金,但隨著地緣政局的混亂持續發生,美股投資者正觀望著,蘋果是否會因此轉移陣地,將產量分化避免出現中斷。但現階段難以尋找到如此龐大的需求市場,華爾街日報則透露,消息稱新冠疫情期間,蘋果實際上正悄悄展開新的布局。
近20年來,蘋果和中國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僅占蘋果設備制造的大部分,而且占其銷售額的很大一部分。然而今年,原本互惠互利的關系開始出現一些裂痕。大部分動蕩是由中國的“零疫情”戰略推動的,今年早些時候,中國主要地區實施嚴格的新冠封鎖措施,造成包括蘋果制造合作伙伴富士康和和碩在內的幾家工廠停產,并擾亂了全球供應鏈。
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在4月份的公司最后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警告稱,中國的供應鏈瓶頸可能會在下一季度對其業務造成高達80億美元的打擊。由于該公司將在周四收盤后報告其下一個季度的收益,而且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堅持其嚴格的流行病措施,這種痛苦可能會持續下去。
實際上這不是蘋果第一次對中國的依賴令該公司頭疼,在新冠大流行前一年,蘋果公司警告稱,在中美貿易戰升級的情況下,iPhone的銷售會放緩。多年來,蘋果還因其一些供應商設施的工作條件而面臨審查。
但無論現在情況變得多么糟糕,專家表示,這家科技巨頭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甚至可能無法脫離中國。“毫無疑問,科技制造業想要遷出中國。他們無法承受供應持續中斷的風險,他們希望更好地控制自己為客戶服務的能力,”LMA咨詢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德森(Lisa Anderson)解釋說。“話雖如此,中國的規模并不容易復制,因此轉型需要時間和投資。”
庫克在蘋果任職期間恰逢該公司與中國關系的深化,他于1998年加入蘋果,比該公司開始在中國生產產品早幾年。在2011年擔任首席運營官前,他曾以首席運營官的身份幫助建立和管理其全球供應鏈。作為首席執行官,他曾多次對中國進行高度宣傳,表明中國對蘋果的重要性。
不過蘋果可能正在對沖一些賭注,據《華爾街日報》今年早些時候報道稱,該公司正尋求提高越南和印度等國家的產量,理由之一是中國嚴格的新冠疫情政策。參與討論的人士表示,蘋果已告知其部分代工廠商,它希望在中國以外地區增加產量,理由是北京嚴格的反新冠疫情政策等。知情人士說,印度和越南已經是蘋果全球一小部分產品的生產基地,它們也是蘋果公司密切關注中國替代品的國家之一。
然而,中國多年來一直在開發生產激勵措施、本地工程人才和凝聚力供應鏈生態系統的組合,這在其他地方很難復制。正如庫克在2015年的一次采訪中所說:“你可以把美國的每一個工具和模具制造商都放在我們現在坐的房間里。而在中國,你必須有多個足球場。”
市場情報公司IDC設備研究副總裁Bryan Ma表示:“在中國以外實現產品組裝多樣化的壓力越來越大,但鑒于靠近零部件供應商是留在中國的一個關鍵原因,這樣做并不容易。我相信供應商會探索他們的選擇,特別是在政府為當地組裝提供激勵措施的情況下。但如果整個供應鏈不與他們一起移動,那么將組件運送到裝配設施的物流將成為一個挑戰。”
對于蘋果來說,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的是,中國是其在美國以外最大的市場。科技研究公司Canalys駐上海的智能手機分析師Amber Liu表示,蘋果目前占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18%,中國占蘋果全球銷售額的近1/4。
簡而言之,中國是“增長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賓夕法尼亞大學管理和技術項目主任加德·阿隆(Gad Allon)說,他的研究重點是供應鏈。他說:“蘋果有很多很多理由不搖擺不定,否則就有可能最終站在中國政府的錯誤一邊。”
與此同時,蘋果本周為其最新款iPhone提供高達600元人民幣,約合89美元的限時折扣,這可能表明它對中國的需求感到擔憂。要知道,回顧此前的銷售策略,蘋果很少提供這樣的促銷活動。嚴格的新冠封鎖并不是蘋果在中國可能面臨的唯一潛在破壞,中國與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緊張關系,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聲稱是臺灣的一部分。
最近幾周,圍繞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可能訪問臺灣,臺海的領土課題升級顯著。臺灣也是包括富士康、和碩和緯創在內的幾家主要蘋果供應商的基地,并已成為大多數電子設備中使用的半導體芯片的全球中心。
周四(7月28日),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臺灣問題進行了漫長而坦率的討論。兩位領導人確實同意開始安排面對面的峰會,這將是雙方舉行的第一次面對面會晤,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某些合作領域也得到了討論。但事實證明,臺灣問題是最有爭議的問題之一。這一問題已成為一個嚴重的沖突點,美國官員擔心中國對臺灣采取更緊迫的行動,而佩洛西可能訪問臺灣,促使北京方面發出警告,并促使拜登政府采取一致行動,防止緊張局勢失控。
“在臺灣問題上,拜登總統強調,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強烈反對改變現狀或破壞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單方面努力,”美國的一份聲明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