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恆生指數有限公司將於下週一(7月27日)恆生科技指數正式推出。新指數將會追蹤經篩選後最大30間於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由此,該指數也被稱作“港版納指”,市場認爲其或掀起新一輪新經濟及科技股投資熱潮。
截至7月17日,新指數成分股比重最大的十大上市公司分別是: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美團(03690)、小米(01810)、舜宇(02382)、中芯國際(00981)、阿里健康(00241)、京東(09618)、金蝶(00268)及平安好醫生(01833)。
除此之外,也包括瑞聲科技(02018)、聯想集團(00992)、微盟(02013)、衆安(06060)、貓眼(01896)、網龍(00777)、心動公司(02400)、同程藝龍(00780)、閱文(00772)等遍佈不同行業領域的科技股。
據瞭解,此次恆生科技指數的選股範疇,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網絡、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貿及數碼業務。指數選股準則並會考慮合資格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臺進行營運、研究發展開支佔收入之比例及收入增長。
據恆指公司公開資料披露,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數目,從2017年的137家,增加至2020年6月底的163家。未來,恆生科技指數的成份股將每季進行一次檢討,並設有快速納入機制,容許新上市的大型科技企業更加適時地被納入指數。新指數以每隔兩秒計算及實時發佈。
值得玩味的是,恆指公司在新聞稿的最後一頁將“恆生科技指數”畫爲了一個箭頭,並以“這僅僅是個開始”作爲標題,則帶給了市場更多遐想。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實際上,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主板上市規則以來,港股市場的新經濟行業IPO便持續欣欣向榮,有效地實現了吸引中概股迴歸、獨角獸來港上市。2019年香港市場全球首發募資額再度折冠,其中資訊科技業佔比高達33%。
2019年,港股整體市場資訊科技業的成交額佔比已經達到25%,而金融23%、地產建築業14%、非必需消費業12%位於其後。由此,一個由科技行業佔主導的港股市場正在成形,並且這一佔比仍在持續上升。
對於該現象,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便曾在研報中提到,港股整體市值結構從量變到質變,當前已經加速實現科技行業主導。其中,當前恆生指數(HSI)對港股市場新趨勢的代表性已明顯下降,港股正在積極改變發行制度和指數編制規則,順應中國經濟新趨勢。
據張憶東預計,9月將會迎來恆生指數成分股的“換血”。恆指編制規則的新變化帶來新生機,未來,隨着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公司上市,有望出現類似美股FAAMNG驅動港股指數前進的格局。在這一未來結構的變化下,恆生指數將有望擺脫“估值窪地”標籤,進入“新核心資產”驅動的新時代。
在此次恆指公司披露的資料中,也反映出了相同的趨勢。以成交額計算,港股前十大活躍股份中,科技行業總佔比不斷提高。
其背後的底層邏輯是,在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下,科技創新將獲得重點支持的趨勢。據張憶東表示,中國供給側改革的工作重點逐漸”轉向“補短板”,“補短板”聚焦於科技創新,“新基建”類比美國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在內外部環境或主動或被動的驅使下,“自主可控”的以科技爲特徵的新型“朱格拉週期”已經得到確認。
由此,張憶東則表示,以科技爲特徵的新型“朱格拉週期”區別於以往建立在債務擴張、房地產刺激、基建刺激下的傳統週期,投資者應區別於傳統價值投資,更多的對標美國九十年代的以“信息高速公路”爲標籤的科技型“朱格拉週期”來進行成長性投資。由此,恆指未來則有望進入“新核心資產”驅動的新時代。
對於新指數此次是否有分散投資的作用,恆指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指出,新指數與恆生指數的相關係數爲0.77,與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相關係數爲0.74。新指數的市值覆蓋率爲35%,成交額覆蓋率爲36%。對於投資者而言新指數是多一個選擇,有助於分散風險。
其還提到,2015年至2020年7月17日期間,恆生科技指數回報率整體升128.66%,高於恆生指數的14.29%,整體表現優於大市。此外,恆指公司副行政總裁巫婉雯則表示,恆生科技指數將作爲恆指公司的第三個旗艦指數,當前的30只是合適數目,未來會留意市場再作更新。
附恆生科技指數截至20207月17日的成份股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