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開市前:PPI弱於預期 ASML大跌8% 多隻晶片股跟跌 高盛、大摩微幅波動
Investing.com - 自以色列上週導彈襲擊伊朗後,油價持續攀升。隨著特朗普政府考慮介入衝突,摩根大通警告破壞伊朗政權可能帶來意外效應。
以色列與伊朗的這次衝突不一樣
摩根大通分析師6月18日報告指出,以色列這次對伊朗的攻擊,已不同於去年雙方為威懾和緩和局勢的象徵性互射。
這是一場多方位持續軍事行動,主要打擊伊朗核計劃和導彈能力的關鍵部分,同時也對該政權造成重大壓力。
彭博社週四報道,美國高層正籌備最快本週末襲擊伊朗,但細節仍未明朗。
美國若直接襲擊伊朗,可能令伊以衝突大幅升級。德黑蘭已警告若發生此事將帶來嚴重後果。
不過,儘管風險升溫,油價仍相對穩定,自上週二以軍襲擊前僅升10美元。
摩根大通指,布油現價每桶75美元,較其6月估算的合理價高約10美元,反映市場預期最壞情況(即供應受損超出伊朗短期出口減少)的機率為17%。
該行認為霍爾木茲海峽關閉風險極低,主因美國會視之為戰爭行為。
倘出現政權更替情況,油價平均累計升幅高達76%
該行補充,從歷史經驗看,衝突引發的油價衝擊通常短暫,但涉及區內主要產油國時,往往對油價影響重大。
產油國政權更替——無論通過換屆、政變、革命還是重大政治變動——都可能在短期和長期影響該國石油政策、產量和全球油價。
需求情況和OPEC閒置產能雖然顯著影響整體市況,但這些事件(摩根大通分析了1979年來產油國八次重大政權更替)通常令油價大漲,從開始到高峰平均升76%。
油價最初一個月升約5%,衝突後首三個月平均升30%,最終在高於衝突前約30%的水平企穩。
目前伊以敵對升級已使全球油價較衝突前升8%,但未見伊朗原油供應明顯減少。
「若以歷史為鑑,進一步破壞伊朗穩定可能令油價長期大幅上升,」摩根大通補充道。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
6月AI精選股重磅發佈!選股太累,AI效勞,過往回報遠超大市!按這裡,了解更多,還有優惠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