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需求放緩逼近峰值,油價承壓難覓增長動能

發布 2025-2-13 上午11:47
全球石油需求放緩逼近峰值,油價承壓難覓增長動能

美國銀行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全球能源需求正在經歷結構性變化,即便AI數據中心等新興行業推高用電量,石油消費仍將面臨增長瓶頸。報告指出,全球GDP增長自2000年代以來已顯著放緩,未來幾年,亞洲國家和歐洲的結構性經濟挑戰可能會繼續壓制能源需求。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加速發展,尤其是太陽能的增長,將進一步削弱石油消費。「石油需求僅憑一絲希望維持增長。即使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帶來了巨大熱度,我們仍預計全球能源消費增速將在2030年前保持在3%以下,而石油需求的年增長率或難以超過1%。」——美國銀行分析師

報告強調,全球GDP增長放緩是石油需求下降的關鍵因素之一。數據顯示:
2000年代全球GDP平均增長率為6.5%,但本世紀以來已降至4.9%。

未來幾年,全球GDP增速預計將在3%-3.5%之間徘徊,受亞洲國家和歐洲經濟放緩影響,能源需求可能進一步受抑制。美國銀行預計,2025年石油需求將增長110萬桶/日,但到2030年,這一增量將降至40萬桶/日。

這意味着石油需求的增長趨勢將大幅放緩,最終接近零增長甚至出現下降。

AI數據中心能否拯救石油需求?
儘管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的擴張正推動區域能源需求增長,但石油的受益程度有限。美國的能源需求正在飆升,預計今年電力消耗增速將達到20年來的最高點。然而,美國銀行認為,這一趨勢並不會對石油需求帶來顯著提振。

AI數據中心主要依賴電力,而非直接消耗石油。在美國,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仍是發電的主要來源。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超乎預期。2025年,太陽能預計將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能源來源,而風能、核能等其他低碳能源也在快速發展。

政策因素對化石能源的不利影響仍在持續。即使新一屆政府調整對電動車和風能產業的政策,可再生能源的全球趨勢已難以逆轉。

「能源轉型投資仍在快速推進。即使是沙特阿拉伯也在加速發展風能和太陽能,並計劃大幅減少電力生產中的原油和燃料油消耗。」——美國銀行分析師

國際市場:綠色轉型加速,石油消費面臨長期壓力
全球範圍內,綠色能源轉型正成為抑制石油需求增長的長期趨勢。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之前見頂,並可能在之後逐步下降。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則認為,石油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兩者的預測差異凸顯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美國銀行的分析顯示,各國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仍在大規模推進,即便部分地區對可再生能源政策持保留態度,但全球範圍內的綠色投資趨勢已經形成。例如:
歐洲:碳中和目標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化石燃料消費逐步減少。
亞洲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太陽能、風能裝機容量增長迅猛。
中東地區:沙特等國加快可再生能源投資,減少國內原油消耗。

編輯觀點:
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已經進入瓶頸期,未來數年內,經濟增長放緩、可再生能源崛起和政策調整都將成為決定石油需求走向的關鍵因素。雖然AI基礎設施的擴張帶來了新的能源需求,但主要受益者是電力行業,而非石油產業。

對於投資者和市場而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趨勢:
1.全球經濟增長減速——如果未來全球GDP增速持續低於4%,能源需求的增長動能將被削弱。
2.可再生能源滲透率提升——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的投資增長,將進一步擠壓石油的市場份額。
3.政策與技術因素——電動車、儲能技術、新能源政策的變化可能進一步改變能源市場格局。

綜合來看,石油市場正從增長階段進入調整期,未來價格和需求的波動可能加劇。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