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乃至全球的市場需求疲軟,特別是在服裝和電子行業,零售商持有大量過剩庫存,這對海上供應鏈造成了衝擊。上海航運交易所報告3月至5月期間的現貨集裝箱運價,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近90%。亞洲和歐洲之間的海域上,7月份出現塞港情況,有13艘空白集裝箱船停航,分析師預計這一趨勢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下去。
對於從亞洲到歐洲及其他地區的航線來說,夏季是一個緩慢的夏季,而假日訂單進口的傳統旺季的希望正在消退。由於生產從服裝到電子產品的公司持有過剩庫存,因此運輸產品的需求減少,這意味着一些船隻由於航行被「取消」或取消而在港口等待。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公司MSC在其網站上表示,由於航線「需求放緩」,該公司取消了上週從亞洲至北歐的366米長MSC Deila號的航行。這艘大型船舶可運載 14000個20英尺集裝箱,其航行也於前一週被取消。7月下旬,該公司還取消MSC Topaz類似航線的預定航行。
MSC補充說:「我們正在安排替代服務的應急計劃。」
貨運經紀公司Flexport海運和空運總裁桑尼·曼德斯(Sanne Manders)表示:「承運商將進行運力管理,這意味着擱置船舶。如果你飛往新加坡,你會看到港口外所有這些船隻,很多船隻停泊在那裏,等待更好的收益,」他補充道。
停航之際,大型航運公司的最新盈利大幅下滑。7月,達飛輪船表示,第二季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較2022年同期下降73%至26億美元,而赫伯羅特上半年的EBITDA則降至3.8億美元,2022年同期爲109億美元。
馬士基報告稱,第二季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大幅下降29.1億美元,遠低於2022年同季創紀錄的103億美元。
「展望未來幾個月,特別是在海洋方面,仍然會增加大量產能,」曼德斯說。「這將使利率嚴重承受壓力。」
根據投資公司Bernstein在上週發佈的研究報告中說法,在新冠大流行給航運公司帶來大量過剩的現金後,航運公司訂購的船舶數量創歷史新高。該公司分析師表示:「最大的航運公司增加了數十萬個標準箱,這可能會阻止運價在中短期內持續擴張。」
波羅的海和國際海事理事會(BIMCO) 席航運分析師尼爾斯·拉斯穆森(Niels Rasmussen)指出:「一年多以來,從遠東到北歐的運費一直面臨巨大壓力。」
拉斯穆森補充說,上海航運交易所報告的3月至5月三個月期間的現貨集裝箱運價,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90%。他補充說:「因此,我們認爲更準確的結論是班輪運營商無法或不願意根據實際需求調整船舶運力。」
Flexport在美國CNBC的Disruptor 50榜單中排名第10位,該公司定期調查客戶持有的庫存量。「當我們查看3月份的數據時,有62%的人說產能過剩。5月份,這一比例下降至大約40%多一點。但到了7月,這一比例仍略高於40%。因此,我們仍然關注的是高庫存水平,這將使進口保持相對溫和,」曼德斯說。
他補充道,電子、高科技和服裝行業的庫存「太多」,而傢俱公司則持有適量的庫存。「我們可能需要假期來清理這些庫存,」曼德斯說。
海事諮詢公司Drewry集裝箱研究高級經理西蒙·希尼(Simon Heaney)表示,多年來,停航一直很常見。 「集裝箱市場正處於需求低迷時期,因此停航再次被用作試圖平衡市場的壞幫手。庫存過剩,加上零售銷售疲弱,確實是出貨量下滑的部分原因。」
該公司7月份在亞洲至歐洲航線上記錄了13班空白航班,2022年同月德路里的航班數量爲18班,並預計8月和9月也將出現類似情況。Bernstein表示,美國零售商5月份的庫存爲7780億美元,爲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旺季還遠未確定,」其分析師補充道。
曼德斯表示,雖然產能過剩意味着零售商現在可以將貨物從亞洲運往歐洲,從而獲得優惠的運費,但供應鏈管理卻變得更加複雜,零售商從亞洲的採購地點比以前多得多。
「在目的地方面,消費者期望在一天之內交貨,因此零售商實際上也需要擁有距離消費者更近的各種地點,」他補充道。從長遠來看,曼德斯預計海運量將增加,而空運量將下降。
你確定要封鎖 %USER_NAME%?
此舉將會令你與 %USER_NAME% 之間無法看見對方的Investing.com貼文。
%USER_NAME% 已成功加入你的封鎖清單
你剛解除此人的封鎖,必須等候 48 小時後才可再次封鎖。
我覺得這個評論是:
謝謝!
您的報告已被發送到我們的版主審核
留言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