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數據,盡在周一網購日: InvestingPro高達55%折扣 獲取優惠

【觀察】分拆盛宴之下,被分拆疫苗公司能否奏起美妙樂章?

發布 2020-8-13 下午04:25
© Reuters.  【觀察】分拆盛宴之下,被分拆疫苗公司能否奏起美妙樂章?

一家上市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業務多元化和規模化發展,分拆部分業務上市可達到可觀的連鎖效應,提升公司整體市值,增強公司及所屬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中國證監會在去年12月13日發佈的《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内上市試點若幹規定》,大幅降低盈利門檻、放寬募資使用要求等内容的修改標志著A股境内分拆上市的政策通道正式開啓,不只是為上市公司分拆到科創板上市鋪路,也適用於所有境内分拆上市。

緊隨新規後,今年A股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保持著高漲的熱情。根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A股有39家上市公司宣佈分拆旗下子公司另外上市,包括上海電氣(02727-HK、601727-CN)、海康威視(002415-CN)、復星醫藥(02196-HK,6002196-CN)等行業龍頭都紛紛加入分拆上市潮流中。

A股藥企分拆比重達1/4,疫苗成焦點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8月12日,A股累計有36間上市公司披露了建議分拆旗下業務板塊在境内上市的公告,其中大部分均是行業内的龍頭企業。同期,港股市場擬分拆旗下上市的累計有13間企業,有超過一半企業是地產企業,這些均是計劃分拆旗下物業板塊在港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36間擬分拆子公司上市的A股企業中,有多達9間是生物醫藥企業,佔了總數達25%。除了麗珠集團(000513-CN)未確定分拆旗下試劑業務在A股哪個板塊上市外,其餘8間生物醫藥企業有5間擬分拆以疫苗、高分子材料為主的業務至科創板上市,剩餘4間企業則擬分拆相關業務至創業板上市。

可以說,今年是A股和港股分拆上市的大年。Wind數據顯示,2019年年初至8月12日,A股只有碧生源(300070-CN)一家企業擬分拆旗下業務上市,而港股只有石藥集團(01093-HK)、海通證券(06837-HK)及海通恒信(01905-HK)三家企業有分拆上市的計劃,並最終成功分拆上市。

我國「房住不炒」政策背景下,還是一片藍海市場的物業行業迎來了特有的分拆上市潮,處於「跑馬圈地」狀態的物管企業需要融資去佔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同樣,A股的生物醫藥板塊紮堆分拆上市,也是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契機。與物管行業不同,生物醫藥板塊分拆上市更重要的原因是拓寬融資渠道以加大研發和運營的投入,提升市場競爭力,從而提升分拆業務的盈利水平。在全球價值鏈的競爭環境中,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大而不強,分拆旗下疫苗、診斷試劑等業務上市,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渠道的功能也為這些分拆後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對企業增強研發實力、提升治理和長期戰略也產生積極的意義。

此外,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疫情催化下的疫苗行業也是眾多生物醫藥公司爭相分拆相關業務上市的推動因素。其中,註冊制下的創業板和科創板更加市場化且更加包容,科創板也對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伸出了橄榄枝,在政策的鼓勵下,生物醫藥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門檻已遠沒有以往高。而這次疫情對疫苗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催化劑,加速了行業上市進程,資本對疫苗的關注熱度得到提升,不少生物醫藥企業不會錯過這波風口。在A股市場的45家疫苗概念股中,今年以來有高達42家企業股價錄得漲幅,漲幅超過100%的達19家,可見市場對疫苗板塊青睐有加。

疫苗領域存「潛力股」

在今年來9間A股藥企擬分拆的子公司中,長春高新(000661-CN)、華蘭生物(002007-CN)、天力士(600535-CN)及遼寧成大(600739-CN)均計劃分拆旗下從事疫苗領域的子公司至創業板或科創板上市,這幾家子公司目前均有獨立研發或者合作研發新冠疫苗,它們的研發進展值得我們關注。

通過過去三年以來該9間擬被分拆的子公司營業收入看,遼寧成大旗下的成大生物營收規模最大,且成長性高。成大生物目前與清華大學藥學院合作開發新冠疫苗,主營業務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與乙腦滅活疫苗(Vero細胞)為其過去三年為其帶來了高營收增長。此外,其淨利潤在過去幾年也實現了穩步增長。據悉,成大生物人用狂犬病疫苗簽發量在國内的市場佔有率超七成,狂苗市場在疫情衝擊下趨勢向好為該公司業績帶來了想象空間。

獲高瓴資本、晨壹基金提前佈局的華蘭疫苗營收增長性亦十分強勁,2019年營收突破10億元,2018年實現扭虧後,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8.9%。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華蘭生物表示兩個疫苗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在今年上半年,華蘭疫苗破傷風疫苗接受了國家藥監局的生產現場核查,狂犬病疫苗等疫苗處在藥品註冊過程中。截至目前,華蘭生物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量為130萬支,有多家證券機構預計,其四價流感疫苗下半年銷量值得期待。

在診斷試劑方面,今年來只有麗珠集團有分拆診斷試劑業務上市計劃。2015年-2019年,麗珠試劑營業收入複合年增長率為12.64%,淨利潤在2017-2019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6.02%。而體外診斷的巨頭之一華大基因營業收入2015年-2019年年均複合增速達到20.71%,成長性遠超麗珠試劑。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稱,目前我國已經產業化的體外診斷試劑僅有60多個產品,而目前全球成熟的產品已經達到1200多種,表明我國的診斷試劑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空白市場。疫情發生以來,麗珠試劑為國内防疫抗疫工作提供保障供應,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推出的首個新型冠狀病毒IgG/IgM抗體檢測試劑盒最快15分鍾内出結果,在今年三月中旬獲批上市。中信建投預計,2020年全年試劑盒有望為麗珠集團貢獻超過10億元收入。

其餘6家擬被分拆公司過去三年營收增速則無亮點,凱盛新材、川寧生物、百克生物、華蘭疫苗營收甚至在2019年出現下滑的局面。上述部分公司的母公司業績表現也不儘如人意,2019年,科倫藥業、天士力的淨利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今年以來,在疫情衝擊下,國内民眾對各類疫苗的重視程度得到提升,疫苗的滲透率、接種率也有望持續性提升,對疫苗企業來說利好趨勢將會延續。

疫苗產業大有可為

今年來的疫情成為疫苗炒作的風口,在炒作的背後,我國疫苗行業依然大有可為。

當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依然嚴峻。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0日19時35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20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73萬例。過去三週以來,全球每日新增確診大約為25萬,死亡人數約5000人,換言之,全球疫情的拐點還未到。

而在這一關鍵時期,疫苗為首的醫藥領域發展潛力仍然強勁。世衛組織稱,目前全球約有165種疫苗處於試驗階段,26種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六種已處於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中三種來自中國。我國目前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達12個,滅活疫苗有望率先走出,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新冠疫苗的商業化生產,有助於提升疫苗輔料產業鏈的景氣度。此外,三季度是流感和肺炎疫苗接種季,接種率有望得到提升,因此下半年疫苗行業依然火爆。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